11月28日,《中国煤炭报》在3版整版刊发文章《“常青树”是怎样变“摇钱树”的——探寻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绿色发展之路》,对新疆公司众泰煤焦化践行绿色发展之路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报道。本报现予以转发。
种下一棵“常青树”,收获一片“摇钱树”。
这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泰煤焦化)广大干部员工的共同感慨。
在过去的11年里,这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戈壁滩上的小选煤厂,在众人一边炼焦一边种树的艰苦奋斗下,渐渐变成了全新疆有名的花园式工厂,2018年营业收入超6亿元。
变化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建美丽家园
走进众泰煤焦化,只见被绿树掩映的厂区内塔罐林立,林木葱葱,莺声婉转,植物和泥土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正可谓“厂在园中、居在景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这也是众泰煤焦化厂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如今这样的美丽家园,正是他们按照这一思路一点点建设出来的。
众泰煤焦化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支援边疆建设的项目之一,是在整合当地一座年产30万吨选煤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众泰煤焦化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王洪儒还记得,2008年年初,他刚来时,整个园区只有一座设备老化、技术力量薄弱、工艺落后的小选煤厂,方圆千里,一片戈壁,荒无人烟,只有星星点点的沙棘。风沙一起,经常是半碗米饭、半碗沙,员工走在满地石子的戈壁滩上,半个月就得换双劳保鞋。
拜城的风沙大到什么程度?众泰煤焦化安环部业务主办张珊珊对此有个形象的描绘:每年3月至5月的风沙天,早上起床便会发现窗户缝里堆满了沙。
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苦战风沙,大片栽树,在厂区四周种上一道道防护林,推进培土育苗工程,让花草树木在荒漠中茁壮生长。为践行生态建设理念,打造完整的生态体系,该公司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立志打造园林式企业。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该公司总经理王辉明介绍,在戈壁滩上,种一棵树比出一吨焦炭都难,因为一棵树只有经过3年的生存考验期,才能确定成活。
人多力量大。他们采取“包田到户”的措施,发动全体员工一起种树,将厂区、生活区绿化责任区划分给各车间、部室,确保“移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绿一块”。
各车间、部室都有“心仪”的树种。比如,杨树是选煤分厂的“厂树”。副厂长杨生福解释道,因为露天煤场煤尘大,杨树可以帮助“吸灰”。而炼焦分厂则选择种柳树,该厂一车间主任鲁鹏解释道,这是因为炼焦机器多,柳树美化环境效果好。另外,还有的车间、部室选择了桐树、榆树等,原因不一而足,唯一相同的理由就是“好活”。
在全面绿化厂区的同时,该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园艺队,开展美化、亮化工程。他们先后建设了人工湖、生态园、瀑布石景、葡萄长廊等,设计了樱花园、桃花园、梨花园、杏花园4处园林化景观。如今,漫步在厂区中,员工随时随地能“望得见林,看得见花,听得见鸟鸣,记得住乡愁”。
该公司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冉玉新介绍,如今厂区绿化面积达到8.24万平方米,种植树木6800余棵、灌木1.86万余株,实现了生产和生活区域“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成为全新疆绿化面积最大的焦化厂。
筑生态红线
打造绿色园区不仅要播种绿色,还要拦住黑色。在种树的同时,众泰煤焦化的环保建设也没有落下。
为有效处理生产及生活废水,该公司建立生化污水处理站,采用生物脱氮工艺将废水变净水,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在该公司化产分厂废水处理室的办公桌上,4瓶水样一字排开,颜色从深到浅——这是废水处理过程各个阶段水的样本。“未经任何处理的蒸氨废水是黑色的,每经过一个程序处理后,废水颜色都会变淡,最后处理完成的水清澈且无色无味。”化产分厂厂长罗强介绍,这是焦化综合废水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项目的功劳,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输送至熄焦池,用于熄焦。
为杜绝烟气和烟尘外排,他们设置专人利用YSB型烟气排放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在粉尘污染较集中的选煤分厂受煤坑、原料分厂精煤场和矸石堆场,分别安装了防风抑尘网和高压洒水喷枪,从源头彻底解决扬尘污染问题。
建厂以来,他们合计投入环保资金1亿多元,先后建设了炼焦车间地面除尘站、脱硫系统、备煤除尘系统等环保设施。
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机制,使追求绿色发展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众泰煤焦化安环部经理陈安才介绍,他们建立完善了《危险废物防治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责任制》等10余项制度,与各分厂签订环保责任状,把环保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环保信息曝光平台,把压力传递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
大家干得如何?炼焦一车间乙班炉钳工吴俊祥说,为“家”添绿添彩的活儿,“我们干得高兴”。
盈绿色之利
如何将“常青树”变成“摇钱树”?如何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释放生态红利?这一直是众泰煤焦化努力的方向。 艾山·艾沙是炼焦一车间导烟车司机,2009年就来到了众泰煤焦化。厂区南侧的焦炉塔是他最熟悉的地方。那是众泰煤焦化的标志,他和工友们都称它为“火炬”。以前,“火炬”每天都在燃烧,但现在火灭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原来每天烧掉的焦炉煤气价值将近10万元,相当于烧掉一辆小轿车。如今,众泰煤焦化上马了年产20万吨甲醇项目,让火焰熄灭了,也“灭”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焦化剩余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变废为宝。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利润约1亿元。
绿色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益远不止此。该公司安环部副经理王强介绍,针对洗选煤过程中产生的矸石、中煤、煤泥等固体废弃物,他们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创新实施中煤破碎二次洗选技术,不仅甩掉了污染环境的“包袱”,每年还可从中回收精煤1万吨左右,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众泰煤焦化隶属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公司)。今年上半年,随着众泰煤焦化年产130万吨焦化项目第一炉优质焦炭的顺利出炉,新疆公司在南疆形成了煤—电—化—焦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初步估算,该项目每年可实现利润2亿元,不仅带动了库车至拜城区域的煤炭、化工、运输产业发展,还实现了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绿色技术带来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也有目共睹。为最大程度减少装煤推焦过程中荒煤气逸散,他们积极开展炉头烟改造工程。为保证废水指标合格,他们投资28万元购买了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将生化站出水水质监测由手动变为自动,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加强无烟炉管控,他们制定了《炼焦车间关于无烟型焦炉创建的实施措施》,从设备操作、工艺调节等环节,加强过程控制,大幅度改善了员工工作环境。他们加强废气的排放与管理,投入22万元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达标排放,每天安排三班安全员对在线监测设施进行巡检,并每小时上传数据。该公司加强无组织排放管控,通过投用废气洗净塔,使冷鼓区废气实现集中收集、净化,现场异味明显减少。
拜城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面对“一带一路”的伟大历史机遇,众泰煤焦化的干部员工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2018年,众泰煤焦化“新疆库拜地区炼焦煤生产优质冶金焦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得全国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我们一直在用心践行,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冉玉新说,今后将继续坚持不懈探索绿色技术,进一步把“常青树”变成“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