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稳,经济才能稳。围绕为企业减负担为发展增动能,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加码。中央多部门正加快谋划,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市场准入等多方面将再出组合拳。地方层面也在加快推进,加紧制定实施细则,致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随着新一轮惠企大礼包加快落袋,市场主体活力有望得到更大激发。
今年以来,我国营商环境加快向纵深推进,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市场准入等方面多策并举,为企业纾困的同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比如,在金融支持方面,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对约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
更多惠企政策红利还将释放。其中,围绕为企业减负,4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出台的支持企业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渡难关。研究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撰文称,接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继续推进减税降费。
围绕放宽市场准入,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深化产权、要素改革,加大电力、电信、铁路、能源等重点行业开放竞争,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同时,外商投资领域也在酝酿新突破。目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加快修订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缩减限制领域,更大力度地开放市场。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重点扩大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对外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密集部署
地方全力为企业松绑减负
地方层面也在加快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全力为企业松绑减负,疏堵点破痛点。
4月16日,甘肃省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若干措施,提出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进一步打破垄断,开放公共服务领域,坚持公开竞争性选择社会资本,保障各类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清理各种准入限制和隐形壁垒。
这并不是个例。青海省发展改革委日前也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将开办企业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此外,四川、福建等地也纷纷出台举措,要求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与现有行政审批流程相衔接的机制,避免出现清单事项和实际审批“两张皮”。
宽准入之外,不少地方还将在降成本拓融资上重点发力。无锡市委市政府日前召开2019年度综合考核总结大会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推进会,市委书记黄钦强调,要降低融资成本,加大普惠型金融重点领域贷款力度,持续推进“普惠贷”业务开展,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多渠道融资;减轻税费负担,用好用足国家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类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上海则明确要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在企业开办、融资信贷、纠纷解决、企业退出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将在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并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此外,湖南、四川等多地纷纷发布方案,提出聚焦纾困解困,打好降本减负的组合拳,在减税降费、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要素成本上下硬功夫,针对开办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网、财产登记、纳税、获得信贷等方面出台支持举措。
补齐短板
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营商环境的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多位专家表示,在一系列惠企政策密集出台的同时,还要在强弱项补短板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当前优化营商环境还有一些关键短板,其中金融服务短板仍较突出。要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需要加快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发展中小银行、增加更多直接融资供给、提升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意愿等。此外,刘兴国表示,从降成本的角度看,目前还有一定空间。例如,可以进一步降低税负,包括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挖掘要素价格下降潜力。
“优化要素营商环境,针对企业最为关注、最为敏感的领域进行改革,企业的获得感会更强。”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刘哲也指出,根据调研,企业对降低税收与社保费用的关注度最高,对于人工成本的敏感性最强。减税降费、劳动要素市场改革是降成本的重要方面。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为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困难小微企业提供员工工资补贴,对于稳定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力推出改革措施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还要重视执法力度和改革成效,把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认为,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