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

“非主流”煤炭人逆袭记——来自河南能源集团大化电仪公司的报告

2024-10-17 来源:《中国煤炭报》

  当阵痛的人生随着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你该怎么办?

  一拨“非主流”煤炭人居然这样选择:拧开命运齿轮,重新组合人生,并且……用这阵痛来赚钱!

  别吃惊,他们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没错,河南省大化电气仪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化电仪公司)就是干这个的,无论是锈迹斑斑的齿轮还是高端精密的仪表,他们都能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全流程“包修”。

  说他们是煤炭人,是因为他们聚拢在中原大省知名煤企——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能源集团)旗下。说他们“非主流”,一是因为在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的全行业危机中,河南能源集团果断将发展目标聚焦于煤炭、化工及新材料两大主业,和电力及新能源、现代物贸两大培育产业,而大化电仪公司,在这个千亿规模的“2+2+N”现代产业体系中,只不过是“N”中的一员;二是因为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他们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精准地将自己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成了河南能源集团旗下唯一一家开展托管运营、信息化建设等业务的化工生产技术服务企业。这样的新兴产业,只有贯通上中下游、融合二三产业,才能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变现。

  “非主流”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大智慧。从2021年开始,这家深居河南内陆濮阳的“非主流”企业,做出了“主流”的成绩。公司项目不断走出国门,营收、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伴随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释放出无限可能。

  何以如此?大化电仪公司总经理宋太浩答:这要从河南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正兰向全集团提出的“经营三问”说起……

  那三问是:“钱从哪里来?利润如何增?成本怎么控?”

  宋太浩说,这三问,看似简单,却振聋发聩。

  钱从哪里来?

  解放思想,“人”才成其为“人才”

  钱从哪里来?从解放思想里来。2021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化工系统全行业危机,河南能源集团内部一大批化工技术骨干,个个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大化电仪公司为这批职场“失意者”卸下“思想包袱”,鼓励他们走出去。只有解放了思想的“人”,才成其为“人才”,才是公司生存和成长的资本,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2021年5月16日,河南能源集团宣布成立河南省最大的国有化工生产技术服务企业,大化电仪公司就此诞生。“我们都清楚,最初的整合目的其实是为了留住集团培养的一批化工人才,”宋太浩说,“保住了人才,就保住了生产力。”

  解放了思想的人才,开始凝聚在一起。“事非经过不知难”,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思想碰撞中,坚定了走生产性服务业这条路的决心和信心。

  一开始,大化电仪公司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和设备资源,承接集团外部的化工装置检维修、开车等业务。来自中原大化的王旭,一直从事仪表自动化工作,来到公司后,参与了中原大化合成尿素气化装置的检修与开车、越南金瓯化肥开车服务; 同样是从中原大化调来的伊莉,在贵州黔西煤制乙二醇项目原始开车过程中,对该项目DCS控制逻辑、SIS联锁逻辑等重点内容进行审查及组态调试,实现装置开车一次成功……由于这批人才精湛的技术,大化电仪公司获得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粉煤气化技术领域,该公司几乎承揽了国内粉煤气化领域开车市场业务的90%。

  此时的大化电仪公司并未“飘飘然”,依旧保持理智思考。他们认为,要回答“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仅以简单的人力输出,绝非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大化电仪公司坚持以“人才”为根本,有意识通过检维修、开车等项目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打造由项目经理、技术专家、各专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专业团队。逐渐改变初期单一的人工技术服务,进一步开展托管运营、信息化建设、技术改造、设备采购、物资供应等各类业务。同时,大化电仪公司借助河南能源集团的供应链系统、销售平台,将服务链条不断拉长,把业务拓展到产品销售、技术咨询、装置诊断、科技成果推广上,将集团公司的其他业务与客户进行绑定,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思想一经解放,活力迅速绽放。大化电仪公司在短短三年中,先后开拓技术服务业务50多个项目,建设新疆疆纳煤焦油制加氢厂项目、新疆众泰甲醇厂项目两个托管运营样板。大化电仪公司逐渐成为国内第一家化工生产全流程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业务规模居领先地位。

  申玉梅是大化电仪公司的工艺净化专家,谈起对公司的最初印象,她幽默地称其为“皮包公司”。那时,对于公司提出的宏大目标,申玉梅认为多半是在“吹牛”。如今,她却直言:“我们虽然是个小公司,但有大志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还要能工巧匠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化电仪公司何来这样庞大的队伍?该公司创新推出“共享用工”模式。将河南能源集团部分停产停工的化工企业的人员向新疆疆纳、新疆众泰、哈密广汇等项目输出,为各项目储备技术力量的同时,打开了一个化工板块富余人员、停工人员分流安置的新出口。大化电仪公司先后对外输出各化工园区富余人员11662人次,安置停产停工企业的人员6881人次。

  大化电仪公司的整合是为了保住人才,解放思想后,公司形成了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让一批又一批踌躇满志的化工技术人才在大化电仪公司这片“热土”上,充分释放潜力、施展才华,为其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根基。

  利润如何增?

  面向市场,让科技生出双翼

  利润如何增?借助科技力量寻求广阔市场,方能找到利润增量。大化电仪公司开展对外技术服务业务,从业态来看,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让科技生出双翼,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向服务型制造凝聚力量。

  宋太浩坦言:“在同甲方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对市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市场规则的鞭打下,我们学会了尊重市场。”在大化电仪公司看来,利润源于市场,而面向市场的核心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真正站在甲方角度考虑问题,利润不用刻意寻找,会自己上门。”该公司财务部部长刘艳玲回忆起托管新疆众泰煤焦化甲醇项目时发生的一件事。众泰煤焦化厂的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驰放气和富余氢气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大化电仪公司主动引入投资方,新建6万吨合成氨装置,成功让众泰煤焦化厂实现变废为宝,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而新建的合成氨装置,众泰煤焦化厂又心甘情愿地交给大化电仪公司托管运营。

  可若是轻技术、重服务,服务再好,也会被取而代之;若是重技术、轻服务,技术再好,也难以赢得客户的肯定。在这个问题上,大化电仪公司选择“齐头并进”。大化电仪公司成立技术创新小组,制订科技创新方案和激励措施,通过发掘内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并对科研成果和专利进行总结申报。目前,大化电仪公司已申报《产品单耗指标实时监测中间件》《能源管理系统集成中间件》《化工生产概况大屏分析系统》等5项软件著作专利。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用于煤制氢设备的煤气高效净化技术研发,也有用于制氢工艺的低碳化尾气回收利用等6项专利。

  科技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深度赋能,企业发展又为科技创新提供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两者互为牵引、互促共进。大化电仪公司抓住这一规律,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2023年9月,该公司与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今年5月,该公司又与安徽芯立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化电仪公司在实践中采集前端数据,供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同时,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以合作研发的AI滤噪声学成像定位测漏仪为例,该测漏仪具有气体泄漏点可视化精准定位功能,有效解决常规气体检测无法准确确定泄漏位置的难题。首套产品已应用于大化电仪公司承接的内蒙古康乃尔乙二醇开车服务项目。据该公司安环部部长吴玉涛介绍,运用AI滤噪声学成像定位测漏仪对项目现场进行氮气管线、液化气罐及气化炉气密查漏等工作,查漏效果显著,大大降低开车时长。

  目前,大化电仪公司与科研机构针对新疆众泰甲醇厂往复式压缩机、A类动设备及巡检听棒等高应用场景开展联合研发,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建成相关示范点。

  不仅如此,大化电仪公司还开展气化炉数字模型建构合作研发,积极投入信息化、仪控自动化、工艺先进控制等领域的研发,与业主深度合作,开辟数字化业务服务新市场。例如,定制承建数字化模块机房改造、网络安全升级、双重预防系统、电子作业票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超融合等信息化系统,大化电仪公司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现场应用场景优势,帮助业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目前,已完成新疆疆纳培训机房及DCS系统模拟仿真软件的搭建工作,12台主机顺利投入使用。组织承建的新疆众泰融合私有云平台及MES生产管理系统项目、互联网机房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及人员定位系统等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在一步一步前行中,大化电仪公司逐渐探索出一条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凝聚之路,借助科技力量谋求企业发展,追寻增值利润。

  成本怎么控?

  管理赋能,要义是自立自强

  成本怎么控?创新管理模式。很难相信,大化电仪公司总部只有4个部门,而这却是刻意为之。大化电仪公司采取垂直式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设计,不断提高组织职能间运作协同效率。管理赋能,沟通成本和信任成本等问题迎刃而解,企业方能自立自强。

  宋太浩说:“公司目前最大的成本是沟通成本与信任成本。”针对沟通成本,大化电仪公司在管理理念上,创新提出龙卷风理论。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风眼决定龙卷风的整体风力,风口的风力又会反过来加速地面处的旋转力。大化电仪公司将“风眼”放在经营项目上,明确公司决策优先考虑经营项目。

  为进一步集中力量,避免机构臃肿、人员冗杂,大化电仪公司仅设综合部、经营部、项目部、财务部4个部门,每个部门3人,将更多的人力输送到项目中去。部门间实行集中办公,引入OA办公系统。仅是新项目部成立,也需各部门通过办公系统进行联签。综合部部长苏书岭说:“像这类制度,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沟通无阻,在互相配合中,实现良性运转。”

  分散在各个项目上的人员,又该如何管理?大化电仪公司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制度建设,逐步建立起标准化的项目运营管理模式。据大化电仪公司副总经理李庚标介绍,公司承接新项目后,首先会明确项目部、车间、管理部室等各层级职责,再制订涵盖安全环保、工艺运行、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项目考核激励措施,建立阶段性提升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技术服务人员薪酬按照收入比例实行单列、骨干管理人员实行超额利润分享激励、各化工企业按输出人员情况进行利润分成。充分调动起技术服务人员、大化电仪公司及河南能源集团内部各化工企业3个层面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套管理流程职责清晰、激励到位,简明高效,科学合理。这让大化电仪公司的项目管理有了可复制的“模板”。

  降低沟通成本,就像是出拳,能把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打出去,既快速又有力。疆纳煤焦油制加氢装置开车服务加托管运营项目被大化电仪公司称为“打赢的第一场硬仗”。2022年7月签订项目后,业主要求3个月内完成试车及装置投产。新疆地区人才短缺、冬季严寒,又加上疫情封控等多重困难,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化电仪公司迎难而上,协调一切资源,多方组织技术力量,加强现场技术培训。一边组建队伍,一边进行装置试车,经过不懈努力,加氢装置于2022年12月31日一次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2023年1月20日实现装置满负荷运行,开创了煤焦油制加氢装置开车的新纪录。提起这段经历,该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刘艳飞说:“我们在天山北,战严寒、斗酷暑、抗疫情、拼技术,让业主对我们由不信任到离不开。”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公司沟通成本下降,信任成本自然也随之降低。大化电仪公司在项目中锤炼了团队作风,彰显出公司技术优势、树立了品牌形象。经营部部长韩云盼说:“我们不用做广告,信任成本一旦降低,客户都会主动为我们进行宣传。”

  沟通成本的降低,力量得到集中,让公司先立了起来;信任成本的降低,客户粘性得到提升,让公司不断强起来。立起来、强起来的大化电仪公司开始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国际市场业务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承揽的越南国家石油公司金瓯化肥项目、韩国斗山重工集团煤气化装置开车技术服务项目、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甲醇项目、哈萨克斯坦石油一体化PP&UO装置试车项目均成为业主称赞的示范项目;正在服务的俄罗斯NFP天然气制甲醇项目、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石油公司开车技术服务等项目也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该公司安环部部长吴玉涛评价公司团队说:“这是一支富有温情的团队。”分管工会、信访的副总经理李英伟说:“我有理想,在这里看到了希望。”宋太浩说:“我们是一群眼里有光、心中有火的人,专心做一件事,共同期待着山花烂漫的那天。”

  为盘活资产,大化电仪公司将闲置房产通过出租方式,改造升级为“陌上轻居”酒店,由专业化公司运营。如今,大化电仪公司对外技术服务项目稳健运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降本增效取得新成效,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升……你是否也相信,属于大化电仪公司的“陌上花开”,正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