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产业体系新闻 >

管理提升创一流

2025-01-23 来源:河南能源

  2024年,集团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府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见效,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减负增效、提质增效,着力锻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国企,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现代化国企一流旗舰劲旅。全年完成商品煤产量7038万吨、营业收入1210亿元、利润总额36亿元,企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深挖内部潜能扎实推进“降本增效”

  盘点集团公司2024年的发展情况,“经营三问”是一个“出镜率”最频繁的关键词。面向市场、解放思想、自立自强,同题共答“经营三问”已经成为集团上下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始终把降本增效作为应对行业周期、对冲市场下行的有力武器,在改革发展进程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全员、全要素、全价值链成本管控体系,为未来不确定的市场形势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

  针对市场变化,2024年,集团公司煤炭板块开展了“提质量、调结构、树品牌、增效益”活动,商品煤完全成本同比下降64.6元/吨,降幅13.2%,人均工效增幅7.5%,实现煤炭产量、质量和精品煤比率“三量齐升”,为煤炭板块持续盈利、稳住生产经营基本盘提供了重要支撑。化工板块持续对标行业先进,坚持算账生产,开展净煤气单耗等关键指标对标,同比减亏7.2亿元,减亏幅度12.6%。

  这其中,采购端是成本管控的重头戏。

  按照“应集尽集”的要求,集团公司坚定不移推进集中采购,严格落实集中采购物资目录,逐步对符合集采条件的物资全面纳入集采范围,“两煤”集采实现省内全覆盖,集采率同比提升9.35%。同时,坚持“能网则网”“应招尽招”原则,用好大宗商品交易、电子商城、中原云商电子招投标等网络平台,严格执行招标采购相关程序,确保了公平、公正、阳光采购。

  “下一步,我们要努力将物资集采率提升至60%以上,并向着80%的最终目标持续努力,不断释放物资集采规模效益。”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供需链的另一端,降低销售成本也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面对当前供大于求的产品市场,不去“卷”价格就可能面临“卷”铺盖。带着这样的深刻认知,集团公司积极推进灵活销售,强化产运需衔接、地外销联动,长协和市场策应、线上与线下配合,舞活销售龙头。精准研判市场走势,做到晚降少降、早涨多涨、逆势领涨,稳价挺价增收1.23亿元。2024年煤炭线上竞价成交3018个订单,成交量1842.03万吨,溢价增收约1.18亿元。

  新疆永宁煤化是一座年产只有90万吨的小矿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矿另辟蹊径,由销售传统的燃料煤转变为销售高附加值的硅煤配煤,精准定位硅煤配煤市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去年1—10月份,永宁煤化硅煤配煤销量占比45%,增收2400万元。

  参照“永宁硅煤配煤”市场开发的有效做法,集团公司各单位积极开发新客户、拓展新市场,培育潜在增长极,累计开发客户120余家。同时,提升洗精煤、块粒煤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调结构等专项工作增效1.02亿元;积极争取政策奖补资金、开展税务优化,实现增效13.37亿元。

  集团公司一以贯之挖内潜、抓成本,“以成本下降跑赢市场下行”的做法,激活了企业发展潜力。

  强化亏损源治理着力推进“减负增效”

  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严格按照《河南能源集团亏损源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要求,深入推进亏损源治理工作,积极运用提质增效、战略合作、盘活存量、转型创新等手段,通过统筹部署、精准帮扶、分类施策、严格考核,持续推进亏损源治理工作。

  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集团公司按照定位准确、职能清晰、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原则,全面梳理各层级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发展状况,统筹压减与发展关系,进一步形成定位更清晰、界限更分明、业务更聚焦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突出做好主业,在瘦身健体上攻坚,持续开展“两非”“两资”处置,在核定二级企业主业的基础上,坚持减存量、控增量,处置与主业关联度不高、无协同效应的低效无效控股企业,清理退出长期亏损、长期不分红的参股股权,解决好“控股不控权”的问题,从严控制新设子公司。对“僵尸企业”股权,进一步压层级、减法人,加快破产出清已纳入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范围的企业。2024年,完成资产处置项目16个,回笼资金4.33亿元。

  深化亏损源治理,全面处置空壳企业、持续锚定亏损源治理三年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亏损源治理主体责任,用好日常督导机制,对治亏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督导、跟踪问效,进一步严格考核兑现,引导亏损单位全力实现减亏止亏目标,实现亏损面、亏损额双下降。

  永煤公司动态跟踪亏损源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强化督导力度,加强生产组织,三门峡永龙精煤1—11月份累计实现盈利407万元,永银化工、中美铝业分别同比减亏629万元、3723万元。义煤公司强化治亏方案落实,加大对治亏单位的跟踪力度,新义煤矿、耿村煤矿等6家单位1—11月份累计实现盈利。化工新材料强化算账经营理念,精心组织生产经营,加大挖潜增效力度,纳入亏损源治理范围的单位实现同比减亏5.11亿元……截至2024年底,28家单位实现扭亏或减亏,整体减亏10亿元。

  聚焦构建亏损“不新增”、扭亏“不返亏”的治亏长效机制,集团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市场研究,倾力培新、深度挖潜,结合亏损企业运营实际制定落实特色经营、全员营销、品牌建设、业务转型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加快形成竞争优势,扩大企业盈利创效边界,为企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质效。

  激发经营活力全面推进“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计划指标考核以及对标管理,全要素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充分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治理效率和激发管理人员活力的有力举措。

  为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落地落实,2024年,集团公司印发了《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和基层单位班子成员全部签订“两书一协议”。坚持将改革落实目标任务纳入经理层成员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提升契约目标的科学性、挑战性。经理层成员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推动各层级管理人员强化岗位意识和契约精神,高标准、规范化推进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

  计划指标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指挥棒、红绿灯和度量衡的作用。

  为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激发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集团公司以严实举措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进一步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根据主要预期目标,集团公司积极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考核体系。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考核奖惩,既重罚劣又重奖优,破除“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在优化分配上持续攻坚。

  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竞争力就是话语权。对标管理是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的秘密武器。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集团公司实施了内外对标促提升的重要措施。对外坚持对标一流企业,学习一流管理精髓,围绕安全、成本、质量、效益、人员等核心要素,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系统、工艺设计和组织架构,促进企业发展。对内主动搭建相互学习、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平台,引导各单位对标先进学习改善,进一步强管理、抓成本、提效益。

  永煤车集煤矿积极组织机电工走出矿门,分期分批到兄弟单位、设备厂家进行“点对点”“嵌入式”精准实操培训,学成归来的学员“刚下学堂,又上讲堂”,通过班前会、学习分享会、井下现场教学等,向工友们传授实用技巧,达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共同提升”的目的。

  化工新材料公司组织各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心连心集团考察交流,围绕改革发展、管理管控、生产运行、成本控制、产品销售、项目管理等方面学习先进经验,采“他山之石”,赋能企业转型发展。

  集团党委宣传部、新闻传媒中心精心组织作答“经营三问”系列采访报道活动,深挖细掘、总结经验、强化宣传,营造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基层单位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干有方向。

  ……

  干事业、谋发展、争效益绝非易事,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前进道路上,集团公司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苦练内功,挖潜增效,建设主责主业更加聚焦、核心功能更加突出的现代化一流企业,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